在人的大脑形成过程中,中枢神经系统是从低级到高级发育的,它包括脊髓水平(原始反射水平)、脑干水平、中脑水平、脑皮质水平。在每一个发育水平都存在相应的反射反应和检查方法。掌握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检查方法,对于早期诊断多动、脑性瘫痪、自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常重要。小儿的反射种类很多,下面将对各神经发育阶段中的主要反射、反应及其检查方法予以介绍。
脊髓水平的反射
人体在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反射属于脊髓阶段的反射,又称为原始反射。
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存在,随着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,脊髓水平的反射则逐渐消失。脊髓水平的反射很多,如手把握反射、足把握反射、足伸展反射、屈曲收引伸肌突张和交叉伸展等。
一、手把握反射
检查方法:检查时患儿的体位为仰卧位,上肢为半屈曲状态,检查者把拇指从尺侧放人小儿的手掌心并压迫手掌。
阴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无抓握动作。
阳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小儿手指立即屈曲,握住检查者的手指,如果检查者手提上指,婴儿可短暂的被拉起。
A
评价:阳性反应在出生0~4个月出现,但3~4个月后开始逐渐出现有意识的抓握。如果5-6个月仍然出现无意识的抓握反射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
二、足把握反射
检查方法:检查时患儿的体位为仰卧位,检查者用拇指压迫小儿的拇指球部第一、第二趾间的足底部位,出现全趾屈曲。
阴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无全趾屈曲动作。
阳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出现全趾屈曲动作。
A
评价: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足把握反射,3个月开始消失,10个月左右完全消失,多在步行时候消失。如果10个月后仍然出现足把握反射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
三、屈曲收引(屈曲反射)
检查方法:检查时患儿的体位为仰卧位,面部朝上呈中间位,两下肢伸直呈伸展的位置。检查时要施加刺激,刺激的部位是足底部。
阴性反应:受到刺激的下肢仍保持伸直的伸展位,或者对于敏感的外界刺激有足部自动的抽回动作。
阳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,整个身体姿势失去控制,受到刺激的下肢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屈曲反应。
A
评价:阳性反应出现在新生儿出生的2个月内是正常的,在出生的两个月以后还存在阳性反应,则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
四、伸肌突张
检查方法:检查时的体位是仰卧位,面部朝上呈中间位,患儿一侧下肢伸展,另外一侧下屈曲。施加刺激的部位是在屈曲下肢的足底部。
阴性反应:受到刺激一侧的下肢仍保持在屈曲位。
阳性反应:施加刺激后,整个身体姿势失去控制,受刺激的下肢突然伸直。
A
评价:阳性反应在新生儿出生的2个月内出现为正常,如果出生2个月之
后仍然存在阳性反应,则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
五、交叉性伸展①
交又性伸展包括2个检查方法。
(一)检查方法之一
让患儿处于仰卧位,面部朝上,头部呈中间位,一侧下肢屈曲,另一侧下肢伸展,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。
阴性反应: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时,另一侧的下肢仍处于屈曲状态。
阳性反应: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时,另一侧屈曲状态的下肢变成伸展位。
A
评价: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反应,如果在小儿出生2个月之后仍然出现阳性反应,则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
五、交叉性伸展②
交又性伸展包括2个检查方法。
(二)检查方法之二
让患儿处于仰卧位,面部朝上,头部呈中间位,两侧下肢处于伸直的伸展位。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轻轻地叩打一侧下肢大腿的内侧。
阴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,两下肢看不到明显的反应。
阳性反应:受到刺激后,另一侧下肢内收、内旋,踝关节背屈,既呈典型的“剪刀”状姿态。
A
评价: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2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,若出生2个月以后仍出现阳性反应,则可能是中枢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。